政府信息公开

湘阴县农业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来源: 农业局 发布时间: 2016-03-05 00:00 浏览次数: 1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以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加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建设,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农业农村工作向良性、利好的方向发展。

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展现新作为,保持了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性支撑,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我县分别被评为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省经济作物工作先进县、省农业政府网站工作先进单位、省农药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市减负惠农工作先进单位、市农村环境整治综合考评排名第一、市粮食生产综合绩效考核排名第一。

一是粮食生产取得新突破。2015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54.56万亩(其中水稻 131.925 万亩,旱粮22.635万亩),比2014年增加 2.07万亩,全县没有耕地抛荒、季节性抛荒和水稻“双改单”现象,双季稻覆盖率达99%。全县粮食总产13.23亿斤(水稻总产12.3亿斤,旱粮总产0.93亿斤),其中早稻总产5.54亿斤,单产868斤,比2014年增加22斤,增幅2.6%;中稻平均单产982斤,比前2014年增加2斤,总产0.022亿斤(农调队数据);晚稻总产6.76亿斤,单产996斤,比2014年增加17斤。

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现新跨越。一是加强宣传培训。一方面,利用3.15消费日、安全生产日等活动,借助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大大提高了公众安全消费意识,增强了农产品生产者诚信守法和自律自为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组织19个乡镇站监管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监管、检测知识培训;年底,又委派一名检测人员到省监测中心参加定量分析培训,监管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强化基地监管。按照省市要求,制定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案,开展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样。今年抽检农产品3020个,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9.6%,配合省市开展例行监测、监督抽检等5次,合格率为100%,近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另外,对各乡镇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商品收储、运销主体进行了摸底汇总,建立了全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名录。以农药使用高峰期、农产品采收上市期为重点,对全县重点商品生产基地进行了巡查监督,督促生产者规范建立生产档案、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落实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并建立了巡查记录。

三是重金属污染治理获得新成效。在我县新泉镇和县农科所11.78万亩稻田中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应急性修复,主要包括种植低镉吸收的品种、农田施用生石灰、增施商品有机肥、优化水分管理、种植绿肥、喷施叶面阻控剂等6项技术措施。同时,采集707个土壤样品、707个农产品样品、806个灌溉水样品、114个底泥样品送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检测,检测结果将为分析试点区域耕地重金属污染源和科学评价试点区域耕地土壤修复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有力推进试点区域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治理工作。

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添增新活力。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培育制度,抓住培育工作关键,科学规范严格监管,强化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共组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69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369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400人;完成认定发证387人。健全了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主体,以乡镇农技站、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点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健全了专家跟踪服务制度,2015年,全县有110个专业技术人员对100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全程指导,30个有基层推广实践经验、较强的主要知识的专家对200多户种植大户进行跟踪服务,辐射带动了全县12万多农户科学种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是新农村建设展现新亮点。第二轮新农村建设36个示范村已全部通过省、市验收。确定了新一轮的22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通过全市审核。袁家铺镇名山村通过全省新农村建设授牌示范村验收,玉华乡获评全市美丽乡镇,袁家铺名山村、岭北镇芦花村、鹤龙湖镇金星村获评全市美丽村庄。

六是规范农村村民建房呈现新态势。把规范村民建房作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有力抓手,以试点镇鹤龙湖镇为重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按照“两鼓励、两禁止”的要求,制定了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的实施意见、管理办法和资金监管办法。制作了全县的建房标准图集和效果图集。下发了“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共计10万份,联合“南山松万里行”自行车队开展了为期12天的“规范农村建房”巡回宣传,宣讲农户9000多户。鹤龙湖镇8个点的村庄集中建房规划全部完成,保合村集中居住点规划建设面积66户19500个平方,目前有26户动工,并完成了4条共1900米污水处理管道建设。

七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再上新台阶。一是创新投入机制。健全了“县乡财政投、涉农项目调、引导群众筹、鼓励社会助”的综合投入体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并从涉农项目中调剂500万元,总投入达到1500万元。建立乡本级投入制度,乡镇当年财政投入预算按常住人口数12元/人的标准落实。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农办、环保、教育、卫生、能源等多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办公室,农村环境整治单独纳入县委、县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强化乡镇、村组的主体责任。确定县级领导联点村48个,县直部门联点村102个,乡镇主职联点村19个,明确了教育、卫生等16个部门的监管职责,分工负责、整体联动。同时,深入开展大众化宣教行动,编印发放倡议书14万份,连续三年组织全县182所农村中小学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419个村召开妇女动员大会,参与人数累计超过20万人,每周开展3次电视专题报道。认真开展县-乡-村-组-户的分级评比,确保干部群众、人人个个都参与进来。三是创新处理机制。主要分两个层次来解决垃圾处理的难题。面上,不断创新设施建设。以乡镇为单位建设大型垃圾焚烧站,目前全县共建设23个;以村或组为单位,推进小型焚烧炉建设,目前已建设近300个;推广分格焚烧和回收利用为一体的户用“炉桥式”式垃圾池,目前已建设近3000个。点上,重点推行垃圾“不出户”的分类方式。全县共确定“垃圾不出户”试点乡镇5个,试点村100个,采取“五个一”的方法:即每户建1个垃圾池、1个堆肥池,1个回收塑料桶、1个厨余垃圾桶,1个有毒垃圾桶,厨余垃圾农户自行收集后,沤做有机肥料,能回收的垃圾由专职回收员定时回收,有毒垃圾定时集中收集,其他垃圾在垃圾池内进行焚烧处理,垃圾基本实现了以户消化。四是创新保洁机制。按照集镇平均每50户商户1人,主干道路2公里1人,村庄2-4人的标准,全县共配置农村专职保洁人员1500人。所有保洁员全部实行“乡聘村用”,建立保洁员电子档案,由乡镇统发工资、统一管理。督查考核上,创造性的采取“二次计分”制度,即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次不计算考核分值,限定时间整改并复查,整改不到位的再计扣乡镇分值,彻底扭转了“督查只是督查,问题还是问题”的尴尬局面,达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带动一片的效果。

二、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我县农业工作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认清新挑战,首先是认清过去与现在三农的不同概念的挑战,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依赖资源消耗、强调数量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实现物质要素向技术要素、环境要素、劳动者要素转换,实现农产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推动农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认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深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拉长产业链条,调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降低物化、人工、管理成本,补齐三产融合、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上的短板,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明确新要求。准确把握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定位,在四化同步中,拉长农业这条短腿,坚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中,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一廊三片”建设和“三十工程”为抓手,加快体制机制、经营方式和农业科技的创新,完善补贴政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三是构建新常态。大力开展“互联网+农业”工程, 建立1-2个试点乡镇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构建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迅速适应农业机构改革对农业部门的新要求,以创新的理念、观念和概念,构建机制体制的新常态;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农村村民建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深度结合,构建资源要素的新常态。四是创造新业绩。以新农村建设引领整个农业农村工作,充分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相结合的文章;在保持我县粮食生产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经作产业,努力争创农副产品特色加工县,增创中国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培养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

根据制定的工作思路,我局对今年农业工作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谋划,力争2016年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1、突出结构改革,坚决保证粮食大县红旗不倒。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突出稳面积、提单产、优品质的原则,持续优化粮食产业。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全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0万亩,双季稻覆盖率98%,全年粮食总产量60万吨以上。二是落实早稻集中育秧。通过对重点机插秧大户实行一对一技术帮扶指导和加大大田奖补力度,高标准抓好6.9万亩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示范片的落实。三是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在新泉镇整镇整建制推进双季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在静河乡等5个乡镇的36个村开展万亩双季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示范面积总规模30万亩以上。四是做优做强湘米工程。在新泉等4个乡镇建设10万亩高档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创办综合性创新型样板示范基地8个、面积2万亩。

2、突出点面结合,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创先争优。充分把握省级领导到金龙镇办点的契机,抓紧制定片上详细的工作方案,倒排任务时间表,按照一定时间内的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立足该片区特色和优势,对已有规划进一步进行修编和完善;争取三年内每年协调捆绑投入一个亿以上的项目资金,突出加强片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督促金龙镇党委、政府加快行政村合并步伐,全力建好金龙镇新光片区美丽乡村示范片,打造省级典型样板。同时,协调抓好2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水平。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上,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重点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堤岸保洁、秩序整顿和污水清理工作,确保全市先进地位不动摇,力争进入省级先进行列。

3、突出任务要求,全力实现规范建房阶段突破。加大对乡镇责任的考核和落实,迅速完成大面适度建房点规划,积极引导分散建房户按图建房,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和监管制度,建立全县农村建房新秩序。重点加快鹤龙湖镇保合、龙西两个试点的工程进度,切实优化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主体工程近期完工,7月份顺利通过验收。高质量、高标准做好新泉镇资江村2016年的试点建设,力争在7月份基本建成,全力夺取本年度规范建房先进县。

4、突出产业优势,助推特色产业园建设再上新台阶。突出我县樟树港辣椒、杨林寨大棚蔬菜、藠头、石塘萝卜、鹤龙湖城西片区时鲜蔬菜、南湖土菜、湖洲野生藜蒿、大棚藜蒿、玉华鹅形山有机蔬菜等优势产品,不断扩大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打造蔬菜优势品牌,延长蔬菜产业链,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力争新增优质稻综合产业园1个,新增特色粮食、特色水果、现代茶叶各1个、特色蔬菜标准化产业园2个。

5、突出多管齐下,力争行业精准扶贫任务全面落实。一是整合涉农项目。全年整合农业项目资金500万元,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一是依托新泉镇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投入资金150万元,对新泉镇5个贫困村免费提供种子、石灰、有机肥和农药,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条件;二是依托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投入资金250万元,加大对新泉镇、鹤龙湖镇贫困村的扶持力度;三是依托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投入资金100万元,加大对全县贫困村早稻集中育秧的扶持力度。二是强化对口帮扶。加大对2016年局联点村新泉镇黄金潭村的实事帮扶力度。全年计划投入资金8万元对5公里村级公路进行绿化、投入资金5万元对五个排灌机埠进行维修改造、协调项目资金60万元对2公里渠道进行衬砌、投入资金5万元对黄金潭小学前公路进行亮化;并安排9名局党组班子成员对18户预脱贫户进行结对帮扶。

为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快速推进、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们将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面对面”抓宣传发动。全面推行“三上墙”制度,即农村环境整治户与户评比上墙公示、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点简易规划上墙公示、种粮大户补贴上墙公示,并结合“一进二访”等走访活动,将各项政策内容、工作要求原原本本的交给群众,全面发挥农民在农业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二是“点对点”抓服务指导。实行班子成员包乡镇、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每个乡镇派驻一个服务指导组,重点做好机插秧、抛秧技术,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措施,规范建房政策,垃圾分类等方面的指导工作,确保技术到田亩、要求不走样。安排一名专职“一书记”常驻对口扶贫帮扶村,积极帮助村支两委规划脱贫致富项目,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三是“一对一”抓示范创建。以金龙镇美丽乡村示范片、特色产业示范园、鹤龙湖和新泉镇规范建房示范点为重点,坚持一项示范、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对规划编制、项目建设等实行全程协调、督促和管理,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确保示范点建设出典型、出特色、出经验。四是“硬碰硬”抓督查考核。以大面环境卫生、河湖沿岸垃圾清理和河道保洁等为重点,全面推行暗访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计分办法,更加客观的评价乡镇工作成效。同时,加强结果运用,优化资金分配方式,不搞平均主义,放大奖补资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