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步履铿锵踏歌行 ——湘阴县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来源: 湘阴县政府网 发布时间: 2021-04-08 17:07 浏览次数: 1

湘阴县金龙镇金华村贫困户黎铁敏,16年前因意外事故脑溢血后导致肢体残疾,而后妻子出走,留下一个儿子跟他相依为命。

遭受了多重打击的他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县人社局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帮扶干部的指导和帮扶下,他申请了5万元贴息扶贫小额贷款,在家中经营农村淘宝和兴盛优选配送店,并开通了“金华村贫困户农产品代销”微店,上户收购村里贫困户自产农副产品,在平台上线销售,目前年收入近3万元。

2020年,获评全县“最美脱贫户”的他在全县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分享了他的脱贫故事。

和黎铁敏一样,到2020年底,该县11488户36430名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告别贫困。2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整体退出,2019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2020年高质量通过国家普查验收。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作为精准扶贫面上县,湘阴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咬定青山不放松,举全县之力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在这片热土上奋力书写出一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

 

尽锐出战,万众一心战脱贫

当决战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吹响,嘹亮的号角迅速传遍湘阴大地,让这块热土焕发出决战决胜的激情。

闻令而动,湘阴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按照精准方略,尽锐出战,书记、县长亲自挂帅,担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县四大家班子领导带头深入一线,指导包联乡镇和包联村的工作;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真重视、亲自抓、当表率;414名驻村工作队员和5159名结对帮扶干部集结攻坚,奔赴一线。湘阴沃土上,脱贫攻坚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空前凝聚。

优先调配考核权重,让脱贫攻坚工作“热起来”;优先考虑提拔重用,让脱贫攻坚岗位“火起来”;优先安排评先晋级,让脱贫攻坚干部“动起来”;优先落实帮扶经费,让脱贫攻坚底气“足起来”……一时间,湘阴县从县领导到部门乡镇,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兴产业、补短板、强保障,用他们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2020年底,湘阴县财政局驻金龙镇香杉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任朝晖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他的成就感源自他们单位的帮扶对象易海军。

易海军通过在家养鸡养鸭,以水稻、油菜轮作的方式种上4亩“黄花粘”优质稻,加工红薯粉,再加上低保金、残疾人补贴、教育补助金、养老光伏分红、公益性岗位工资,于当年脱了贫,成了村里58户贫困户的榜样。他的脱贫事例入选“中国30个脱贫故事”。

一支支真情帮扶的单位带着“干货”来到农村,一个个实干加苦干的干部沉下去,一户户励志脱贫只争朝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动起来,一条条脱贫大道正铺就在眼前。

 

瞄准重点,靶向发力办实事

“党的政策好啊,我们搬过来,生活可方便太多了。”一谈起现在的好日子,湘阴易地扶贫搬迁户危新明喜笑颜开。

危新明一家4口人,他们都住在一栋85年建的危旧房屋中,距离鹤龙湖集镇20公里。儿子身体残疾不能外出务工,平日里出一趟门都不方便。危新明做梦都想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湘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出台,让他家的一切发生了变化。

2018年年底,危新明一家从鹤龙湖镇华西新村搬迁至保合社区集中安置点。

“搬进新家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敞亮,厨房、卫生间设施一应俱全,用水用电不用愁。安置点还给每家每户分配了菜地呢。”危新明感激地说。

一搬新家,危新明有了新的打算。他承包了附近的3亩荒地种水稻。一得空就到集镇工地上做事,每天能够拿到300元左右的工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告别穷山沟,走上小康路。旧貌换新颜的背后,凝结着湘阴聚力“两不愁三保障”的辛勤汗水。该县紧盯“不愁吃、不愁穿”,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既不擅自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随意降低标准、影响质量和成色,在全面开展排查摸底工作的前提下,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构建“学有所教”教育保障线——建立贫困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体系,2015年—2020年春季发放各类助学资金1.5亿余元,资助学生16万人次,落实“雨露计划”6017人次,858.5万元。实行“五对一”控辍保学制度,积极开展走访劝学活动,控辍保学率达到100%。

构建“病有所医”医疗保障线——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救助范围,并享受缴费减免政策;慢性病签约服务率、大病定点医院救治率分别达到100%、99.39%,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85.85%,178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改善,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切实减轻。

构建“居有所安”住房保障线——全县438户1732人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住房安全,8392户通过危房改造实现住房安全,28312户通过鉴定确定住房安全,全县住房安全全面保障到位,危房实现动态清零。

构建“需有所供”服务保障线——持续推进贫困村道路、水利、电力、网络建设,2015年来28个贫困村新建公路147公里、窄路加宽10公里,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比率达100%,电网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宽带网络全面覆盖,村民服务中心、村级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县委、县政府不断完善兜底保障的“政策包”,让贫困群众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充足保障。

 

造血壮肌,精准施策拔穷根

“分红了,日子是越过越好咯!”湘阴县南湖洲镇贫困户秦乐庚,在百树山生态农庄分红大会上按下手印领取分红,不远处合作社蔬菜大棚里的蔬菜碧绿喜人……该村近年来依托本地蔬菜产业基地优势,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形成了种、销、技术服务、提供就业等产业链,吸纳贫困户全程参与。

像秦乐庚这样的贫困群众,该县共有1万余名,他们分别与40多家种养企业签订入股协议,预计每年增加收入近600万元。

断穷根,靠产业。湘阴县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持续增收脱贫的根本之策,大手笔、高标准打出“造血液”“强筋骨”“壮肌肉”产业组合拳,逐渐走出了一条产业培育的大路。

该县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牛鼻子”,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头炮,出台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和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动员和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以种养业、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光伏等为主的扶贫产业。同时强化训兵练将,建立产业扶贫指导员制度和产业扶贫“一户一策”制度,在全县153个村明确222名产业扶贫指导员,积极引导群众“什么赚钱种养什么”。全县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1270个,落实产业扶贫项目503个,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890笔2.5亿元,帮助贫困户和边缘户自主发展产业;织紧利益联结机制,全县所有贫困群众与374家种养企业签订产业发展协议,确保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

与此同时,该县坚持把拓展消费扶贫作为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动力,助推贫困户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持续推进扶贫农副产品进工会、进食堂、进市场的消费扶贫“三进”活动,全县181个工会组织、132个机关单位(学校)食堂与贫困户建立产销关系,按照工会300元/人、食堂200元/人的标准采购贫困户自产农副产品965.54万元,展会销售达600多万元。扎实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投入200余万元打造消费扶贫县域生活馆,12个县内线下扶贫专区规范有序运行,智能专柜正在发挥作用,省公共服务平台审核通过销售扶贫产品金额1.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5%。

农副产品走俏、旺销,精准脱贫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白墙灰瓦、绿树成荫,美丽乡村迎八方游客拓宽致富路;因地制宜、春华秋实,产业扶贫“造血”富民拔穷根……在湘阴,全面小康的美好图景一帧帧展现。

 

蓄力振兴,固本培元亮成色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湘阴县不仅在“拔穷根”上下功夫,更在“谋长远”上再发力,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六塘乡旭日村楚文先,一场车祸导致其左眼眶变形,不能闭合,其妻患有精神疾病。2014年他家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扶贫工作队进驻旭日村后,帮助他树立脱贫信心,让他担任村内垃圾清运员,每年有3万元固定收入。加上水田、旱土的收入,楚文先2017年脱了贫。在畜牧专家的指导下,2019年初他还办开始家庭生猪养殖,当年出栏生猪48头。再加上水稻、西瓜、香瓜种植和鸡鸭、肉鸽喂养,2019年家庭纯收入达到23万元。楚文先从脱贫路奔上了致富小康路。

一个个脱贫小故事,折射出的是时代大进程,蕴藏着该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和坚定信念。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上,湘阴步步为营。

——做好兜底保障。2015年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33万余人次1.7亿元、农村五保22万余人次1.8亿余元,实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严格落实残疾人办证、残疾人两项补贴、扶残助学、燃油补贴、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等政策,累计办理残疾人证1.8万本,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000余万元、扶残助学补贴112万元。

——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帮扶方式,采取思想引领、送致富思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挖脱贫典型等手段,培育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组织、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评选20名“最美脱贫户”,自强自立、勤劳致富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彰显。

——就业扶贫夯基。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依托重点企业设置21个扶贫车间、6家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173人,让更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实现群众就业增收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双赢;通过定期招聘、送工上岗等方式,帮助14000余名有就业意愿、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全部就业;针对劳动能力偏弱的贫困人口,量身定制公益性岗位1041个,满足了不同贫困人口的就业需求;落实“禁食退养、禁捕退捕”各项补贴,通过召开专场培训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服务等措施帮助涉及120户164名贫困户和边缘户转产转业。

——引导社会参与。积极引导、动员全县各类社团、社会组织、非公企业、商会协会、非公人士参与社会扶贫,开展“百会千商同心结对”、“万企帮万村”“同心精准结对三百行动”、“我想有个家”等活动,“一对一”精准结对帮扶困难户。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打造全社会扶贫工作一张网,架起爱心人士与贫困户之间的对接桥梁,引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资捐物、助老助残、助医助学。

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宏伟画卷在湘阴大地徐徐展开,幸福美好的小康梦想正在这里变得越来越真实。

回望来路,湘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展望未来,湘阴信心百倍,步伐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