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9-09-20
湘阴县2019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方案
来源:湘阴县农业局   2019-01-08 16:08
浏览量:1 | | | |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荐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湘政〔2018〕3号)和省农业委、省财政厅《关于创建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和农业产业强镇工作(2018-2020年)》的通知(湘农联〔2018〕10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创建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主体为引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发展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产业模式、互联网+农业、订单生产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探索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高度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和产业融合模式,推动我县优质稻、特色水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构建农业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实现产业发展升级、产品增值、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振兴。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原则

立足县内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突出农民的核心主导地位,严格依据“农民愿、农民建、农民管、农民富、农民乐”的原则,充分发挥代表农民集体意识的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农为本、坚持开放思维、坚持科技创新、坚持模式探索、坚持机制创新、坚持三产融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市场导向,全力发展现代农业种养产业、初级加工、冷链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形态,促进产业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2、坚持项目区“平台化”原则

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生产配套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多功能发展以及产业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政府搭平台、主体舞龙头、唱响好品牌”的目的。

3、坚持高标准推进原则

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进行规模开发、连片推进,高标准建设。同时要结合实际,分步实施,稳定推进,实现软硬条件同步提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坚持与上位规划协调、对接的原则

积极对接国家区域战略和湖南省“一带一部”发展定位,积极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岳阳市发展战略。坚持与“一县一特”发展规划、《湘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湘阴县“十三五”粮食生产及种植业发展规划》、《湘阴县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湘阴县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湘阴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布局

根据我县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产业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和发展基础,规划构建“一心、四区”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区域功能格局。

1、建设“一心”

即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我县农技推广中心、农广校、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水科所、科技孵化中心、粮油产品检测中心等功能,开展技术研发、推广、培训、成果转化、安全检测、品牌创建、示范推广等综合服务。

2、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示范区

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示范区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建设在鹤龙湖镇,在巩固和发展当地20个新型种集养主体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已引进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岳阳新宏饲料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湘阴县联星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种养大户开发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虾、蟹)综合种养产业连片面积47000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41000亩,稻蟹混养5000亩,虾、蟹种苗培育面积1000亩;辐射区主要布局在我县平湖地区的岭北镇、湘滨镇、杨林寨乡、南湖洲镇、新泉镇、东塘镇、静河镇,集中发展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产业连片面积43000亩,每个乡镇重点扶持1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1个1000亩左右示范片。

3、农产品加工区

主要布局在洋沙湖产业园,包括鹤龙湖镇和三塘镇吴公村,重点扶持湖南省长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绿色食品醋、湖南义丰祥实业有限公司虾米醋等优质稻精深加工项目;湖南金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湘科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海峰米业有限公司虾田米加工项目;湖南横岭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龙虾等特色水产品加工项目。

4、美食休闲旅游区

主要布局在鹤龙湖大湖及周边精养水域、新河村、农场社区、保合社区及保合垸村部分区域,区域面积18000亩,建立休闲渔都核心发展区域。将根据“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思路,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投入开发建设具有水乡特色的农业休闲旅游项目,支持建设标准化生态休闲农庄和休闲美食餐饮星店10家,新打造虾蟹美食城,建成一个集吃、住、行、娱、游于一体的水乡美食休闲旅游区,进一步打造鹤龙湖美食和休闲农业品牌。

5、电子商务和物流园区

主要布局在鹤龙湖镇农场社区,以湘阴县鹤龙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打造水产品交易市场,建立水产品物流、电子商务园区。建设特色水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进“鹤龙湖虾蟹”的线上销售。引进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和大型快递企业布点示范园,推动供销、邮政等实体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示范园共建立4个农村淘宝店、15个鹤龙湖特色产品电子交易网店。项目建成后,示范园以“鹤龙湖虾蟹”、生态优质大米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实现线上线下交易8000万元以上。

四、目标任务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以品牌开发为突破口,扶持潜力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和带动力强的新型加工龙头企业,巩固完善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产业链条。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和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标准化水平。引导和鼓励具有生产规模、资金实力和专业特长的农村专业大户,发展成为家庭农场,实现“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的过渡。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思路,突出观光带、打造精品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加工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休闲农业的高效发展,探索建立实体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沾、互惠互利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培育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实现农产品生产、储藏、加工、销售、旅游等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模式,切实拓宽农民增收链。

在项目实施期内,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机制,构建“公司+合作社+示范基地+订单农户”等经营发展新格局,示范引领全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切实夯实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项目建设,新增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面积4.4万亩,达到9万亩;打造农业公共区域品牌2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6个,培育各类农村创业创新主体40家,40家龙头企业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员工和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培训人数1000人,实现综合产值214072万元,利润53000万元,分别新增148072万元、39980万元。通过创建,全县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800元。

1、多途径开展农村产业融合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绿色化引领、标准化生产、集约化流转、产业化经营、效益化提升,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强化优质农产品品质、品种、品牌建设,将高档优质稻米、虾田米、虾蟹产品等具有地域特色鲜明的绿色农产品打造成“鹤龙湖”等农业公共区域品牌2个,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产业,引导返乡农民创新创业和当地劳动力就近距务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2)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集中连片。加强规划引领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加快建立城乡统一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和土地要素市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3)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围绕优质大米、虾田米、龙虾制品的精深加工和甲壳素等副产品系列开发,大力招商引资,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市场带动力强、规模大、基础好的长康、义丰祥、金惠、横岭湖等龙头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外引内联、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加快龙头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实现种养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扶持有实力的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与基地、虾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从而推进优质农产品加工现代化、产品流通信息化、产品经营品牌化。强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代耕代种代收、良种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质量监测、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向优势产区集中。培育发展、扶持壮大一批农产品物流企业,加快开发农产品直销、连锁、配送等流通业态。

(4)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从物质向精神文化功能拓展。加强统筹规划,把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及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融为一体。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强镇村旅游品牌培育,创建特色小镇、旅游示范村。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5)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信息化农业、创意农业,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快递下乡”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水平。鼓励互联网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到2020年,全县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5%,实现宽带网络、物流运输全覆盖。

(6)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效衔接,完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空心房整治”、土地整治等新增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放大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扶持发展一镇一品,推进“公司+品牌”、企业+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构建以“鹤龙湖”公共品牌为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

2、培育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1)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农业社会化等服务,采取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挥产业融合主体作用。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创办农业企业、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加强农民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参与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带动技术、物资、资本、人才向农业全产业链聚集。

(2)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生态修复和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

3、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1)构建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返乡农民和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创新,完善产业发展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发展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业的积极性,构建稻虾综合种养、鹤龙湖大闸蟹生态养殖,虾田米加工、绿色食醋、虾米醋加工、水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冷链物流和技术培训服务一二三产业联结紧密、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将财政补助资金以股份形式量化到农民合作社成员或农户,合理分享农村产业发展政策红利,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建立健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户、家庭农场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订单化生产。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

(3)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全面完成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试点工作。探索制订发布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依据。积极开展以土地、养殖水域为基础的多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探索建立以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收益。

(4)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引导工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确保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5)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和违规处罚等作出规定。

4、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农产品供销、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业物联网、价格信息、土地流转、公共营销等服务。优化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建立在线技术支持系统。建成县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其健康发展。采取政府购买、资助、奖励等形式,引导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提供公共服务。

(2)强化金融惠农服务。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到乡镇布网设点,延伸服务半径,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发挥财政资金作用,通过贴息、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保险补贴等方式,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信贷支持。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贷款试点。

(3)加强人才和科技支撑。以县农广校为主体,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实施农村返乡人员三年创业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

(4)加快贫困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推进行动计划,巩固提升贫困村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产业适宜区成果,引导实体经济、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集中使用精准扶贫财政专项贷款、“双助贷”工程贷款,加快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扶持贫困村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二三产业,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深入推进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积极联系衔接发达地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参与我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5、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与示范

建立和完善农业科研、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服务四大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加强镇村两级农业推广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与示范。

(1)加快湖南省高校、科研院所农业成果的转移转化。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组建产业发展导师顾问团队,聘请省内知名农业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共建特色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围绕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生产、加工的重大关键技术,组织科技、生产、经营等多方面的力量开展联合创新攻关,熟化核心技术,组装集成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期间研发和转移转化新技术10项以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30000万元以上。

(2)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重点推广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技术、病虫绿色防控、节水灌溉、土壤治理与改良、虾蟹生态养殖等农业新技术15个;鼓励发展电子、现代物流、农旅结合等新的营销模式;支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优质稻米、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开发与示范;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推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模式。采取科技下乡、科技进村、科技入户、远程教育等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加强农业品牌创建,积极开展绿色食品申报和认证,推进全国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创建工作。

(3)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技推广机构,明确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和定位,推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功能“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4)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大量聚集在农业企业生产、工程开发等环节的创新型人才,强化主战场。通过优惠的项目资助、成果转化、创业服务等措施引进高端农业科研人才,发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主渠道作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5)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把塑造有思想、有文化、懂技术的现代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全民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求,以实施农村百千万、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振兴科技兴县工程建设为平台,以“五业”(特色产业、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6、大力发展旅游+生态农业

以鹤龙湖蟹城为核心,按旅游+生态种养模式,实现农旅结合,打造一条湖上虾蟹美食街、一个“横行世界”水上乐园,依托虾蟹美食餐饮,形成四季有美景,有休闲的“鹤龙湖虾蟹镇”。

五、实施内容

(一)实施范围与时间

1、实施产业: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产业。

2、实施区域:整县推进。核心区为鹤龙湖镇,辐射区为新泉镇、南湖洲镇、岭北镇、湘滨镇、杨林寨乡、静河镇、三塘镇,加工区主要设在湘阴县洋沙湖产业园。

3、实施时间:2019年1月-2019年6月。

(二)重点建设内容

围绕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推进湘阴优质稻、小龙虾、大闸蟹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增收链,形成产业融合共同体。


湘阴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主体计划建设项目明细表

序号

承担单位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基地地址

投资建设内容

1

湖南省长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谭迪高

18907308933

洋沙湖产业园

1、食醋发酵车间改扩建;2、食醋发酵池;3、湘醋池;4、加热系统、锅炉;5、醋储存罐;6、食醋酿造设备一套

2

湖南义丰祥实业有限公司

杨勇波

13807315988

洋沙湖产业园

购置食醋液态生产设备、制冷设备、瓶装灌装线、蒸汽锅炉等配套设备设施

3

湖南金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钟定国

13807408315

洋沙湖产业园

新建优质虾田米加工厂房及仓库

4

湖南横岭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钱伟才

18670736888

三塘镇吴公村

水产车间建设面积3888㎡,购置速冻冷库、液氮速动线、真空机、清洗机、高压旋涡风机、速冻线压缩机等配套设施设备

5

岳阳市新宏饲料有限公司

张明发

13973061789

鹤龙湖镇新河村等6个村

10000亩稻虾、稻蟹基地建设,包括田间工程、设备购置等

6

湖南湘科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易卫国

13337304688

鹤龙湖镇东闸村

1、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建设;2、绿色食品生产线设备更新、安装

7

湖南海峰米业有限公司

彭正泉

13789059363

鹤龙湖镇东风村

优质稻加工设备更新改造,建立优质基地300亩

8

湘阴县鹤龙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胡  勇

13077152558

鹤龙湖农场社区

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9

湖南省一叶知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湘阴分公司

凌  伟

13307311089

鹤龙湖镇大湖

1、池塘改造;2、购置船只、增氧设备、电机、水泵等;3、采购8000m围网;4、购置防逃网等辅助设施;5、堤坝加宽、加高,外围3800m,内径4200m;6、稻虾基地建设900亩。

10

湖南鹤龙湖农庄有限公司

秦武装

15200262273

鹤龙湖镇农场社区

建设美食休闲农庄

11

湘阴县鹤龙渔场东闸分场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周铁良

15074075198

鹤龙湖镇农场社区

建设螃蟹养殖基地500亩、冷库建设、地坪等

12

湘阴伟光稻田综合种养有限公司

肖伟光

13974027770

鹤龙湖镇保合村

建设稻虾综合种养基地1000亩,小龙虾繁育基地400亩

13

湘阴县毅豪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陈兆浪

18761228712

鹤龙湖镇农场社区

美食休闲设施建设

14

湘阴县碧丰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戴碧业

13973038352

鹤龙湖镇龙江社区

建设稻虾综合种养基地800亩

15

湘阴县虾稻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施岳军

13560035888

洋沙湖社区沿江村

建设稻虾综合种养基地600亩

16

湘阴县联星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易友良

18873100278

鹤龙湖镇联星村

建设稻虾综合种养基地1100亩

17

湘阴县创新现代农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蒋国强

13974028281

静河镇爱民村

建设稻虾综合种养基地500亩

18

湘阴县丰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粟  凯

15197006661

鹤龙湖镇普和村

1、开挖池塘建设;2、水利渠道建设;3、物流设施建设;4、基地建设800亩

19

湘阴凯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涂  凯

13507409478

岭北镇大友村

1、挖沟、围网;2、水利建设、电力设施建设;3、场地围栏及捕捞工具;4、办公场地建设;5、面积承包;6、基地建设400亩

20

湘阴县黄家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汪大年

18692702280

南湖洲镇百福村

1、挖田埂;2、供、排水设施;3、购置虾种;4、购船只;5、搭棚、筛选分类;6、购地笼王;7、基地建设520亩

21

湘阴县兴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邓志国

15673056568

湘滨镇甘口村

1、挖机开发;2、防逃网安装;3、排灌设施;4、电力设施;5、基地建设530亩

22

湘阴县皓轩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吴赛军

15200233336

新泉镇双岭村

1、新建一个仓库;2、装修一个办公楼;3、开发龙虾养殖基地400亩;4、架设天网;5、购买种苗、巨形稻种子;6、基地建设760亩

23

湘阴县兴隆源原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李  俊

17752828666

东塘镇李公塘村

建设稻虾基地600亩,主要包括基地建设、电力设施、设备采购

24

湘阴县岳辉家庭农场

姚岳辉

13789022516

鹤龙湖镇新河村

建设稻虾综合种养基地800亩

25

湘阴县强山家庭农场

张贻强

13341309828

杨林寨乡蒋家渡村

1、挖池、池子围网;2、水利建设、排灌设施建设;3、冷藏保鲜库建设;4、道路建设;5、购设备、割草机等;6、购地笼王;7、基地建设1000亩

26

周攀等30个大户

周攀等

18974081626

鹤龙湖镇

3000亩稻虾、稻蟹基地建设,包括田间工程及设备采购等

27

湘阴县新城大酒店

熊立辉

13575056815

鹤龙湖镇新河村

美食休闲设施建设

合计


六、资金安排

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申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筹资金投入原则上按1︰4.6的比例执行。其中一产业投入资金2835万元,二产业投入资金2456万元,三产业投入资金300万元;一产业扶持资金595万元,占比59.5%;二产业扶持资金325万元,占比32.5%;三产业扶持资金80万元,占比8%。

七、组织保障

(一)组织领导

1、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湘阴县创建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局设立专门办公室,县农业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安排和具体任务的落实。发改、水务、畜牧、水产、经管、农机、商务粮食、交通、电力、环保等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共同配合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的相关工作和任务落实。

2、县政府编制《湘阴县2019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方案》,并建立工作激励、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实施目标,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工作考核,确保建设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二)机制创新

1、机制创新

推行工程项目竞争立项机制,促进财政资金公开、公平、公众分配。一是建立项目竞争立项机制。按照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建立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和项目评价等管理规范和评价体系。健全项目招投标平台,认真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备案制度、实施专家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绩效管理和奖罚兑现制度。对参与并取得项目资金的单位进行公示和公开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完善考核体系。根据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的要求,建立统筹考核机制和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三是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充分争取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计划和资金,整合投入到创建工作。四是加强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为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产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将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项目特别是加工生产性项目向金融机构推介,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加大对优质大米、特色水产加工产业、水产加工的原料收购贷款发放力度,深化合作,建立互信平台。五是加大招商引资。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运用产业招商、会展招商等多种手段,做好招商工作。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实施项目,依法创造条件,推向市场。以项目招商、融资,加强国家和省级重大专项项目包装申报,积极安排评价、省市有关专项资金,带动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产业发展。

2、模式创新

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重点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营机制。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模式:龙头企业引领型融合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示范型融合发展模式、休闲农庄(餐饮龙头企业)带动型融合发展模式、电商物流等新业态嵌入型融合发展模式、招商引资型融合发展模式。

(三)强化政策扶持

建立政策引导机制,湘阴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按照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的要求,对政策体系进行细化、补充和完善,重点支持有组织性的成片、成规模土地流转,稻田综合种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四)强化资金投入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争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财政扶持资金投入的同时,整合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国好粮油、特色小镇建设等其它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支持的力度。优化财政资金支持结构,着力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农村人才培育、新型农民培育、农业风险防范等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有所突破,形成引导效应。

2、整合项目资金。对中央、省、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和信贷资金、社会资金进行有效整合,统筹安排,优先向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产业倾斜,发挥项目资金的集聚优势,形成引导效应。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在特色农业产业拓展、新型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生态治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创建等工程方面,规划论证和组织申报一批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资金、项目支持高档优质稻+特色水产综合种养产业,落户鹤龙湖镇。

3、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争取以政府项目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营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资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吸纳民资等多元化投资格局。发挥财政、金融等杠杆作用,采取贷款贴息、投资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合作,继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谋划新的金融扶持措施,不断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加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增加农业保险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五)监督管理

完善项目库和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方案下达的计划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工程建设按照项目招投标有关规定执行,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强化工程安全质量监督,落实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明确建设、监督、勘察、设计、施工各方面责任。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工程进度使用,农业局设立项目财政资金专帐,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和挪用。将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列入项目财政监督检查重点,开展项目资金自查自纠和绩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