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新春第一课”为何选在江陵?——从一场跨省考察看湘阴县域经济突围新态势
来源:湘阴县融媒体中心   2025-02-07 09:39
浏览量:1 | | | |

图片

▲县党政代表团在江陵县航空产业园调研航运物流体系建设情况

 

新春伊始,湘阴县以一场跨越省域的“取经”行动拉开高质量发展序幕。2月6日,正月初九,湘阴县委书记刘世奇,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永久率县党政代表团来到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围绕港口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培育等开展专题考察学习,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5 年第 2 次集中学习、新春集训班的课堂从会场搬到了江陵县,外取真经,内谋发展,以“新春第一课”吹响奋进号角。江陵县委书记全运宝,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先刚等一同参加。

湘阴为何跨省“取经”?江陵的逆袭密码对湘阴县域经济突围有何启示?记者跟随代表团一探究竟。  

不拼资源拼通道  一条铁路改写县域命运

江陵,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中游荆江北岸。

曾经的荆州江陵,是诗人李白笔下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也是荆州面积最小、常住人口最少、经济体量最小的县。

但近年来,这个不产煤的县城迅速崛起为“北煤南运”枢纽,凭“百亿项目扎堆”刷屏出圈。

没矿没油,靠什么吸引华鲁恒升、华电集团砸下百亿?

站在江陵石化码头远眺,答案浮出水面。  

图片

▲县党政代表团在江陵石化码头了解荆州港口布局和石化码头建设运营情况

远处,荆州长江公铁大桥飞架南北两岸。浩吉铁路宛如一条巨龙,经此过长江、入江陵。

这条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浩勒报吉南站,终到京九铁路江西吉安站,全长1813.5公里,2019年通车,是国家“北煤南运”最长的煤炭运输战略大通道。

在江陵,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让江陵从“不沿边不靠海”变身“铁水联运枢纽”,煤炭经此中转可辐射鄂湘赣三省。  

牢牢把握住“流量密码”的江陵,持续优化“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煤炭储配基地为支点,“无中生有”培育煤化工、新能源材料产业链。2024年,江陵多项经济指标领跑荆州。  

目前,江陵县拥有“一横两纵”3条高速公路、全县各乡镇10分钟内均可上高速;距离荆州机场仅30公里车程;有长江黄金水道49.5公里、其中优质港口深水岸线23公里,港区覆盖的作业品类丰富,为吸引高端产业项目、促进产业上下游积聚创造了有利条件。

江陵县还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打通园区、厂区、港区“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积极打造了煤炭及煤化工铁水联运基地、危化品铁水联运基地、大宗商品铁水联运物流基地、公铁联运物流基地。

对标江陵,湘阴同样手握虞公港这一“通江达海”门户,正加速推进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

“江陵靠一条铁路起家,抢抓机遇,借力‘公铁水联运’放大集聚效应,其经验为湘阴破解‘临港产业聚链成势’提供了鲜活样本!”代表团表示,此次考察既是对标先进,更是思想破冰。

“十字枢纽”到产业裂变 招商“内卷”新高度

梧高凤至,花香蝶来。近年来,众多头部企业纷纷落户江陵。

图片

县党政代表团在华鲁恒升荆州基地项目现场调研现代煤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荆州市最大的招商项目华鲁恒升新基地选址江陵,正是看中了“江陵优势”。

华电江陵、荆州煤港、江恩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优质项目,也是被“江陵优势”吸引,相继落地,为江陵注入一股股强劲的工业动能。

了解越多,我们越好奇:江陵招商引资有何秘密法宝?

热情的班子详细解答了代表团的疑问:“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不断升级迭代小县城的营商环境”……

为给落户企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江陵县经济开发区专门成立化工园区服务中心,中心12名工作人员都毕业于化学相关专业。江陵县还设立“企业秘书联系制”,常态化为企业推出“一对一”精准服务。企业诉求可直达“企业秘书”,“企业秘书”直通相应业务部门转办企业诉求,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江陵县开展产业链招商。信联电科电子化学品项目、江恩新材料、北方特气等项目接踵而至,与华鲁恒升(荆州)项目一道,在当地加速形成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华电江陵、荆州煤港等投资百亿级企业也落地江陵。一个集煤炭储备、煤化工、港口运输、电厂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逐渐崛起。

从江陵的“无中生有”到湘阴的“乘势而上”,一条清晰路径浮现:依托港口优势、岸线资源,打造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拓展产业空间,以营商创新激活要素资源,以链式思维锻造核心竞争力。  

朝阳催春早,征途有初心。湘阴代表团返程车上热议未止。

“港口兴,则城市兴、经济兴。”刘世奇指出,湘阴和江陵地缘相近,发展的轨道相似。当下,湘阴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布局建设湘江新区湘阴片区,跨区域设立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赋能湘阴发展“飞地经济”,随着虞公港“通江达海”蓝图渐成现实,湘阴顺江而行、向海图强的“港口经济新篇”已然起笔。此次江陵之行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发现了差距,回去后,与会人员要认真学习借鉴江陵的先进经验,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抓住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做到开年就要开干、起步就要冲刺,凝聚起推动湘阴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建设好临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省制造业新高地。